領導責
任和承諾(30分)
|
責任
(15分)
|
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
3
|
領導、部門和基層崗位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
領導崗位責任制未建立,每缺少一個,扣1分;其它崗位責任制未建立,每缺少一個,扣0.5分
|
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
3
|
是否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是否全面
|
未制定不得分;每少一項扣0.5分
|
保障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
2
|
評定期內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及使用明細
|
無明細表,不得分;每少一年度,扣1分
|
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安全生產事故隱患
|
3
|
檢查隱患治理及控制措施相關資料
|
無相關資料,不得分;一項未采取措施,扣0.5分
|
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應急預案
|
2
|
制定符合專業實際的應急預案
|
未制定,不得分;少一項,扣0.5分
|
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
2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記錄
|
謊報、瞞報一次,不得分;遲報一次,扣1分
|
承諾
(10分)
|
主要負責人應有明確的、公開的HSE承諾
|
10
|
利用文件、廣播、電視或網絡等形式公開承諾
|
未承諾,不得分;承諾未公開,扣2分
|
承諾應包括遵守國家和所在地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
|
承諾不包括,扣2分
|
承諾應包括尊重所在地風俗習慣
|
承諾不包括,扣2分
|
承諾中應包括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內容
|
承諾不包括,扣2分
|
承諾中應包括持續改進HSE體系的內容
|
承諾不包括,扣2分
|
安全文
化建設
(5分)
|
管道儲運單位應開展安全文化建設
|
5
|
安全生產月活動記錄或影像資料
|
未組織開展,扣2分
|
11.9消防日活動記錄或影像資料
|
未組織開展,扣2分
|
其它活動記錄或影像資料
|
未組織開展,扣1分
|
HSE方針(20分)
|
/
|
應結合本單位生產實際,制定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HSE方針,并傳達到單位員工。
|
5
|
內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要求
|
內容不符合,不得分
|
5
|
內容與本單位生產實際相適應
|
一處不適應,扣1分
|
10
|
傳達到單位全體員工
|
未傳達,不得分;傳達未全面覆蓋,扣2分
|
策劃
(150分)
|
危害因素辨識、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
(70分)
|
進行危害因素辨識、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
|
每年組織1次全面的危害因素辨識活動
|
12
|
原油、天然氣等介質固有風險辨識
|
未辨識,不得分
已辨識,因素不全,每缺一項,扣0.5分
|
長輸管道、輸油泵、壓縮機、加熱爐、鍋爐、壓力容器、供配電等設備設施辨識
|
站場平面布置、消防、安全標識等辨識
|
加壓、加熱等工藝流程辨識
|
雷電、暴風雨、暴雪、高溫、冰凍、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環境影響因素辨識
|
承包商、供應商等在現場作業的所有人員風險辨識
|
對于識別出的危害因素,組織風險評估,對確定的管道泄漏、火災爆炸、人身傷亡等不可接受的風險,進行分級管理
|
10
|
對于識別出的危害因素,通過抽查風險評估資料, 對確定的管道泄漏、火災爆炸、人身傷亡等不可接受的風險,查驗有否進行和分級管理
|
未進行風險評估,不得分;評估項不全,缺一項,扣1分;未進行分級管理,扣2分
|
對不可接受的風險,制定相應的削減或控制措施
|
10
|
查驗針對不可接受風險所制定的削減或控制措施方案
|
未制定,不得分;措施方案不完善,扣1分
|
每年至少組織1次全面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登記建檔
|
16
|
查驗是否按要求進行安全事故隱患排查;隱患檔案建立齊全
|
未開展,不得分;未建檔,扣10分;檔案不齊全,扣2分
|
根據風險識別與評價的結果,對大型站庫,人口稠密區、環境敏感區、穿跨越特殊區域管段,碼頭接收站等關鍵裝置和要害部位,確定領導干部聯系點。領導干部定期對聯系點進行檢查,并保存記錄
|
10
|
查驗領導干部承包文件和檢查記錄,確認對大型站庫,人口稠密區、環境敏感區、穿跨越特殊區域管段,碼頭接收站等關鍵裝置或要害部位是否建立有領導干部聯系點
|
無文件,不得分;無檢查記錄,每一人次扣0.5分
|
應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與安全評估,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措施,對確認的重大危險源及時登記建檔,并按規定備案
|
12
|
查驗評估報告、安全措施和備案登記表,確認是否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對本單位的危險設施或場所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與安全評估,制定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措施,對確認的重大危險源及時登記建檔,并規定備案
|
未開展,不得分。未制定安全措施,每一項扣1分;未登記建檔備案,扣2分。累計扣分不超過6分
|
法律法規
和其他要求
(30分)
|
應對現行的HSE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進行識別,列出所采用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目錄,并定期更新與公布
|
30
|
查驗法規識別清單,確認是否對現行的HSE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進行識別
|
未進行識別,不得分;識別不全,扣 5分
|
定期更新并公布的相關資料
|
未按頻次更新,扣5分;未公布,扣5分
|
目標與指標(20分)
|
應根據本單位安全生產的實際,明確人身傷亡、火災爆炸、管道泄漏、管道凝堵等HSE目標
|
10
|
查驗HSE目標,確認是否明確了人身傷亡、火災爆炸、管道泄漏、管道凝堵等相關內容
|
無HSE目標,不得分;目標內容不全,每缺少一項,扣2分
|
應制定年度HSE指標,層層簽訂HSE責任書
|
10
|
檢查是否制定HSE指標、簽訂HSE責任書
|
未下達HSE指標,不得分;未簽訂HSE責任書,扣2分
|
計劃和方案(30分)
|
應制定年度HSE工作計劃或工作要點
|
6
|
制定年度指標并量化分解
|
未制定,不得分;未量化分解,扣3分
|
9
|
制定重點工作計劃和安排
|
無計劃安排,不得分;計劃安排缺項,扣 3分
|
應制訂隱患治理方案,納入隱患治理計劃;落實隱患整改措施
|
5
|
是否制定隱患治理計劃
|
無隱患治理計劃,不得分
|
10
|
是否落實隱患治理方案
|
無隱患治理方案,不得分;方案不具體,扣 2分
|
組織機
構、資源
和文件
(200分)
|
組織機
構和職責
(20分)
|
應成立HSE委員會,設置HSE管理部門,基層單位建立HSE領導小組,制定HSE責任制,明確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和崗位的HSE職責
|
5
|
檢查成立HSE委員會的文件
|
未成立,不得分;未及時調整,扣2分
|
5
|
是否設立HSE管理部門、基層HSE領導小組
|
部門未設立,不得分;小組未建立或不全,扣 3 分
|
10
|
是否制定HSE責任制,并明確職責
|
未制定,不得分;責任制覆蓋不全,扣 3分
|
HSE管理
者代表
(10分)
|
應任命HSE管理者代表,全面負責企業HSE管理體系的運行與實施工作,及時向HSE委員會報告HSE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
HSE管理者代表應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
5
|
是否任命HSE管理者代表,并檢查任命文件
|
未任命,不得分
|
5
|
應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
無安全資格證書,不得分
|
資源
(55分)
|
人力
|
應配備相應人力資源
|
5
|
HSE管理部門安全組織臺帳
|
未配備,不得分;每缺員一人,扣1分
|
5
|
基層專(兼)職安全人員清單
|
未配備,不得分
|
5
|
專業管道巡護人員清單
|
未配備,不得分
|
物力
|
應配備個體防護及勞動保護用品
|
10
|
崗位配備標準及發放登記
|
未配備,不得分;配備不齊,每缺少一項,扣0.5分
|
應配備相關檢測儀器及安全設備設施
|
10
|
管道泄漏監測報警系統、管道探管儀、管道檢漏儀、火焰探測器、固定式可燃氣體探測儀、便攜式可燃(有毒)氣體探測儀、各類消防設施、通訊設施、安全附件等
|
未配備,不得分;配備不齊,每缺少一項扣0.5分
|
應配備專用物資及應急物資
|
10
|
焊機、卡具、閥門、管道、管件等堵漏工具和封堵設備,碼頭及臨水站庫配備圍油欄、抽油機、吸油氈、消油劑等
|
未配備,不得分;配備不齊,每缺少一項扣0.5分
|
安全生產費用
|
應按有關規定申報安全生產費用,落實批準的安全生產使用計劃,并建立使用臺賬
|
5
|
安全生產費用申報文件及批準計劃
|
無安全費用投入,不得分;投入金額不足,扣 2分
|
5
|
專項資金使用臺賬
|
無使用臺帳,不得分
|
能力和培訓(55分)
|
能力(30)
|
有職業禁忌員工不得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
5
|
崗位人員滿足崗位要求
|
每發現1例崗位禁忌癥者,扣1分
|
輸油氣、計量化驗、電工、電氣焊工、鍋爐工等特殊崗位員工應經過專業培訓,具備崗位操作能力
|
5
|
現場查驗輸油氣、計量化驗、電工、電氣焊工、鍋爐工等特殊崗位員工崗位證書,并進行現場技能抽查
|
每1人不具備崗位能力,扣0.5分
|
管道保護工、輸油氣工、綜合計量工等一線崗位員工,應具備識別管道現場介質泄漏、火災爆炸、管線凝堵等風險辨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
5
|
現場應急抽查,確認管道巡護、輸油氣、綜合計量等管道儲運主要一線崗位員工,是否具備有識別管道現場介質泄漏、火災爆炸、管線凝堵等風險辨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
每1人不具備,扣1分
|
新入廠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
5
|
查驗安全教育臺帳,或三級安全教育資料
|
每1人未經教育,扣1分
|
操作崗位人員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者,應進行隊、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
|
5
|
查驗安全培訓資料,并進行現場能力抽查,確認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員工,是否具備相應崗位能力
|
每1人未經培訓,扣1分
|
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設施投入使用前,應對有關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
5
|
查驗安全培訓資料,確認是否對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設施投入使用前,是否對操作崗位人員進行了專門的安全教育培訓
|
每1人未經培訓,扣1分
|
培訓(25)
|
應按培訓計劃,安排員工進行培訓,取得國家、行業要求的崗位證書
|
5
|
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
1人未做到持證上崗,扣0.5分
|
5
|
從事鍋爐、電氣焊、電工、起重、消防自控等人員應取得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
|
1人未做到持證上崗,扣0.5分
|
5
|
應根據崗位需求,對輸油氣運行、綜合計量等崗位員工進行培訓,培訓合格后上崗
|
1人未做到持證上崗,扣0.5分
|
10
|
海上作業人員應取得海上安全救生資格證書
|
1人未做到持證上崗,扣2分
|
溝通、參
與和協商
(10分)
|
應建立內外部HSE信息溝通的渠道
|
采用會議、文件、電話、傳真等方式,及時上報或下達HSE文件、指令,做到及時準確,有據可查
|
2
|
查驗會議、文件和檢查的相關資料
|
無相關資料,不得分;每少一項扣0.5分
|
領導干部按照聯系點管理制度與基層單位進行溝通,HSE管理部門通過定期組織的安全生產聯合檢查或專業檢查,進行HSE信息溝通與交流
|
2
|
檢查聯系點管理制度、檢記錄及信息交流記錄
|
無相關資料,不得分;每少一項扣0.5分
|
與管道沿線地方安監、環保、公安、衛生、應急等政府部門加強溝通聯系
|
2
|
管道沿線溝通協商機制通暢
|
無有效溝通方式,扣1分
|
管道沿線設置“三樁”、警示牌,標明管道具體走向、穿跨越具體型式、參數;“三樁”、警示牌上標明管道保護投訴電話
|
2
|
管道“三樁”及警示齊全,投訴電話明顯
|
每少一處,扣0.5分
|
鼓勵員工參與和協商HSE事務,并保存員工參與HSE活動的記錄
|
2
|
檢查員工參與HSE活動記錄
|
無記錄,不得分
|
文件
(30分)
|
應建立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等HSE管理體系文件
|
10
|
進站安全、管道保護、工藝安全運行、個體勞動防護用品、泄放系統等管理類文件
|
未建立,不得分;每缺少一項,扣1分
|
10
|
動火、臨時用電、管道清管、管道檢測等作業許可類文件
|
未建立,不得分;每缺少一項,扣1分
|
10
|
輸油泵、壓縮機、加熱爐、工藝閥門、儲油罐操作與維護保養等操作類文件
|
未建立,不得分;每缺少一項,扣1分
|
文件控制(20分)
|
應制定文件管理制度,對HSE管理體系文件的編制、評審、批準、發放、修訂、銷毀等進行管理
|
20
|
是否制定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編制、審批、修訂、銷毀等有無記錄
|
無記錄,不得分;每少一項,扣1分
|
實施
和運行
(400分)
|
設施完整性(95分)
|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符合“三同時”規定要求安全評價、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竣工驗收應符合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
|
15
|
按國家相關法律要求,查驗“三同時”審批備案資料是否齊全
|
未執行“三同時”制度,不得分;審批備案項目不全,一項扣1分
|
海底管道設施應滿足《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細則》的要求,并經檢驗機構檢驗
|
10
|
海底管道設施檢驗記錄
|
未開展,不得分;檢驗記錄不齊全,每一項,扣2分
|
站(庫)選址和平面布置安全距離應滿足GB50183的規定;站外原油管道同地面建(構)筑物的最小間距符合GB50253的要求;站外輸氣管道同地面建(構)筑物的最小間距符合GB50251的要求
|
10
|
站(庫)、管線內外安全距離滿足規范要求
|
每發現一處不符合要求,扣1分
|
輸油氣管道應設置線路截斷閥, 原油管道設置應符合GB50253的要求,天然氣管道設置應符合GB 50251的要求
|
10
|
輸油氣管道截斷閥設置滿足規范要求
|
每發現一處不符合要求,扣1分
|
站(庫) 安全閥、調壓閥、ESD系統等安全保護設施及報警裝置應完好;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儀的設置、安裝和檢測應滿足SY6503的要求
|
15
|
安全閥、調壓閥、自控系統、檢測報警設施等安全設施校驗記錄
|
未定期校驗,不得分;記錄每缺少一項,扣1分
|
輸油泵、壓縮機、加熱爐、儲油罐、消防設備設施、工藝閥門、自控通信、防腐等管道設備設施運行維護的管理責任和要求,對設備設施登記建檔
|
15
|
查驗輸油泵、壓縮機、加熱爐、儲油罐、消防設備設施、工藝閥門、自控通信、防腐等主要是管道設備設施是否進行了設備設施登記建檔
|
未建檔,不得分;每少一項,扣1分
|
應對管道設備設施采購、制造、安裝等過程實施質量控制,監控安裝過程,并在投用前進行檢查和確認
|
10
|
設備設施檢驗報告,安裝、無損檢測或試壓記錄
|
未檢查確認,不得分;每缺少一項,扣1分
|
應對管道、儲運設施的報廢和處理進行管理,分析風險及影響,制定方案,并采取控制措施
|
10
|
設備設施報廢處置方案或相關記錄
|
無控制措施,不得分;方案或相關記錄每缺少一項,扣1分
|
承包方和
供應商管理(55分)
|
應在資源庫中選擇承包商和供應商
|
5
|
承包商或供應商資源庫成員資格證明
|
錄用庫外單位,每一個扣1分
|
應與承包商和供應商簽訂HSE合同或協議,也可在合同或協議中包含安全生產方面的內容
|
10
|
是否簽訂HSE協議,或者合同中包含安全生產方面的內容
|
未簽訂HSE協議和合同中無安全生產相關條款,每項目扣1分
|
應對承包商的資質、人員、設備設施進行符合性確認
|
10
|
是否進行符合性確認,查閱實際確認資料
|
未確認,不得分;一項不確認扣1分
|
應對承包商和供應商的服務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檢查
|
10
|
對承包商和供應商的監督和檢查記錄
|
未檢查,不得分;記錄不全扣1分
|
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納入儲運單位應急預案的管理中,在應急情況下,實行聯動機制
|
10
|
承包商和供應商的應急預案備案資料
|
未制定,不得分;未備案,一項扣1分
|
工程項目結束后,管道儲運單位應對承包商應HSE表現進行評價;對供應商應在一定的使用期后進行HSE表現評價,出具評價結論。及時更新合格承包商和供應商名錄
|
10
|
給承包商、供應商出具的HSE表現評價結論;
合格承包商和供應商名錄
|
未進行HSE表現評價,不得分;無合格承包商和供應商名錄,扣2分
|
社區和
公共關系
(15分)
|
應對管道沿線相關方進行調查,陸上管道儲運單位應與周邊廠礦、農戶、村委會等相關方建立聯系;海底管道儲運單位應與漁業部門、海事部門等建立聯系
|
5
|
查驗相關聯系資料,確認是否與管道周邊廠礦、農戶、村委會等相關方是否建立聯系;海底管道儲運單位是否與漁業部門、海事等部門
|
未建立聯系,不得分;聯系不全,扣1分
|
應履行告知義務,采取各種方式向管道沿線相關方告知安全風險和防范措施
|
5
|
是否進行告知,查驗告知方式和記錄
|
無告知,不得分;告知記錄不全,扣1分
|
管道企業應與沿線居民、社區、企業加強聯絡
|
5
|
是否與社會公眾進行聯絡,查驗聯絡記錄
|
無聯絡,不得分;記錄不全,扣1分
|
作業許可(50分)
|
對動火、進入受限空間、動土、高處、臨時用電等作業執行許可制度
|
5
|
查驗特種作業臺帳及作業許可證
|
未執行,不得分;一項不符合,扣0.5分
|
許可流程包括申請、批準、實施、延期、關閉等,作業許可實施的各個環節符合程序要求
|
5
|
檢查作業許可證各個環節是否符合要求
|
一處不符合,扣0.5分
|
作業許可票證填寫內容應符合相關制度或管理程序要求,票證保存期限至少一年
|
10
|
查驗作業許可票證是否符合要求,驗證票證保存期限
|
一處不符合,扣0.5分
|
動火作業
|
6
|
執行動火相關規定,動火現場要定時測試可燃氣體濃度
|
無票證,不得分;無可燃氣體定時檢測記錄,扣1分
|
動火現場消防車輛或消防器材配備到位
|
未配備,不得分;配備不到位,扣1分
|
作業安全距離不符合規范時,采取隔離措施
|
未采取隔離措施,不得分;隔離措施不到位,扣1分
|
高處作業動火時,采取防火花飛濺墜落措施
|
未采取安全措施,不得分;安全措施不到位,扣1分
|
受限空間作業
|
6
|
對受限空間含氧量進行及時檢測,對于易燃、易爆設備容器還要進行可燃或有毒氣體檢測,并采取強制通風措施
|
無檢測記錄,不得分;檢測記錄不完善,每一處,扣1分
|
出(入)口設置警示標志,溝、坑下施工作業要事先開挖或設置應急逃生通道
|
未設置警示標志,扣1分;無逃生通道,扣1分
|
作業全過程設專人監護,并與作業者保持聯系
|
無人監護,扣2分
|
動土作業
|
6
|
對施工單位進行技術交底,開挖作業過程要有專人監護
|
未交底,扣1分;無專人監護,扣1分
|
作業過程中一旦出現挖斷電纜、管道等情況,造成通信、電力中斷或管道介質泄漏時,立即按方案中的相關應急程序進行處置
|
無應急處置方案,扣2分
|
高處作業
|
6
|
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應隨時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安全帶符合要求,并高掛低用
|
一項不符合,扣0.5分
|
所用工具、材料嚴禁上下投擲
|
一項不符合,扣0.5分
|
雷電、暴雨、大霧或風力6級以上(含6級)的氣候條件嚴禁作業
|
一項不符合,扣0.5分
|
臨時用電作業
|
6
|
用電回路應設置保護開關,安裝漏電保護器
|
一項不符合,扣0.5分
|
臨時用電線路通過道路時,應采取高空跨越或護管穿越
|
一項不符合,扣0.5分
|
在爆炸危險場所臨時用電時還應按動火作業許可程序進行辦理
|
一項不符合,扣0.5分
|
運行控制(125分)
|
應落實崗位職責,員工應執行操作程序或工作指南
|
5
|
檢查崗位職責、操作程序或工作指南
|
每缺少一項,扣0.5分
|
應組織開展安全活動
|
5
|
查驗安全活動記錄
|
每缺少一項,扣0.5分
|
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
5
|
管道設置的里程樁、轉角樁、標志樁等警告標志,應符合SY/T 6064的要求
|
每缺少一處,扣0.5分
|
站(庫)設備、管線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色,進行危險提示、警示;設置應符合SY/T 0043、GB2893和GB2894
|
每缺少一處,扣0.5分
|
在檢(維)修、施工、吊裝等作業現場設置警戒區域及警示標示;在坑、溝、池、井、陡坡等設置警示標識
|
每缺少一處,扣0.5分
|
海底管道、電纜應經政府主管部門發布航行通告,并在海圖上標明;登陸點應有明顯標識或標志
|
每缺少一處,扣0.5分
|
應規范現場安全管理,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行為進行檢查、分析,采取控制措施,并保存記錄
|
5
|
查驗現場“三違”的管理記錄
|
每項不符合,扣1分
|
工藝流程切換
|
10
|
儲運過程中在用的爐、泵、閥開關、啟停等操作,應執行統一調度令,非特殊緊急情況(如即將發生或已發生火災、爆管等重大事故),任何人不得擅自操作或改變流程;
工藝切換時應先開后關,緩開緩關,防止憋壓或水擊
|
每發現一次不符合,扣1分
|
加熱爐操作應按操作規程執行
|
10
|
定期對加熱爐爐體、爐管進行檢測。間接加熱爐還應定期檢測熱媒性能
|
未定期檢測,扣2分;檢測記錄不合格,扣1分
|
倒全越站或由于流程切換導致爐管過流量減少時,加熱爐應提前壓火,停爐后待爐膛溫度降至100℃以下,方可關嚴進、出站閥門,同時導通站內泄壓流程
|
未按要求操作,扣1分
|
事故停爐或緊急停爐,確需關閉加熱爐進出爐閥門時,在關閉加熱爐進出爐閥門的同時,必須同時打開加熱爐的緊急放空閥
|
未按要求操作,扣1分
|
加熱爐本體和相關輔助系統的點、停爐、熱負荷的調整等操作符合相關要求
|
未按規程操作,扣1分
|
油罐運行操作
|
10
|
上罐前必須手觸盤梯扶手上的銅片,以消除靜電;上罐時禁止穿化纖服裝和帶鐵釘的鞋;罐頂禁止開關非防爆的手電筒及電器
|
每發現違反一次,扣1分
|
油罐盤梯同時上(或下)不得超過4人、浮頂油罐的浮梯不應超過3人,且不應集中一起;上下油罐時應手扶欄桿。固定頂油罐罐頂人數同時不應超過5人,且不應集中在一起
|
每發現違反一次,扣1分
|
油罐進油時應緩慢開啟進罐閥,罐內原油液面高度(罐位)應控制在安全罐位范圍內,特殊情況下經上級調度批準并采取保護措施時,可超安全罐位運行,但不能超極限罐位
|
每發現違反一次,扣1分
|
排水操作時應緩慢開啟排污閥并隨時調節閥門開度。排水期間,操作人員應堅守崗位,當發現油花時立即關閉排污閥
|
每發現違反一次,扣1分
|
輸油泵機組運行應按操作規程執行
|
10
|
輔油泵機組應有安全自動保護裝置,并明確操作控制參數
|
無自動保護裝置,扣2分;操作控制參數不明確,扣1分
|
輸油泵機組切換時,提前與上、下站和本站運行崗位聯系;輸油泵機組切換宜采用“先啟后!钡倪\行方式,特殊情況亦可采用“先停后啟”的運行方式;切換期間,應認真調節輸油泵機組的負荷,基本保持出站壓力平穩,嚴防出站壓力超高
|
未按要求操作,扣1分
|
由正輸流程改為壓力越站或全越站流程前,上站必須先將出站壓力降至允許出站壓力的50%左右;壓力越站或全越站流程改為正輸流程前,上站運行輸油泵配置電機的電流應控制在最大允許電流的85%左右;由其它流程改為站內循環流程時,應先降低輸油泵排量
|
未按要求操作,扣1分
|
管道突然出現超壓時,必須立即停泵或向旁接罐泄壓
|
未按要求操作,扣1分
|
輸油泵本體各輔助系統啟、停及排量調整等,嚴格執行相關規定
|
未按規程操作,扣1分
|
壓縮機操作
|
10
|
設置進出口壓力超限、原動機轉速超限、啟動氣和燃料氣限流超壓、振動及喘振超限、潤滑保護系統、軸承位移超限、機組溫度等安全保護
|
未按要求操作,扣1分
|
開機前檢查各部件及連接件的緊固情況,各零部件要齊全完好,機身清潔無雜物,檢查安全閥、儀表,確保靈活好用,指示準確運行時保持潤滑油液位在油標上下限位之間
|
未按要求操作,扣1分
|
檢查機器運轉情況、氣路、油路、水路有無泄漏現象,機器運轉有無雜音,注意電機溫度是否過高。每2小時進行一次巡回檢查,認真填寫運轉記錄
|
未按要求操作,扣1分
|
應落實自動化(安全聯鎖保護等)、通信運行維護制度要求,對軟硬件系統進行維護,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并保留記錄
|
5
|
安全聯鎖保護裝置、通信設施等相關維護、整改記錄
|
維護、整改記錄每缺少一項,扣1分
|
應落實防腐蝕控制管理制度要求,對管道陰極保護電位、犧牲陽極和防腐層進行檢查測試,并保留記錄
|
5
|
管道保護電位測試記錄,防腐層檢測記錄
|
記錄每缺少一項,扣1分
|
應落實輸油、氣泄放系統管理制度要求,進行維護檢查,并保留記錄
|
5
|
泄放系統維護檢查記錄
|
記錄每缺少一項,扣1分
|
應落實管道污油、廢液處理管理制度,按要求進行處理,并保留記錄
|
5
|
污油、廢液處理記錄
|
記錄每缺少一項,扣1分
|
應配置泄漏監測系統,并進行實時監測
|
5
|
是否配置泄漏監測系統,是否實時監控
|
未配置,不得分;未實時監控,扣3分
|
應定期對防雷、防靜電設施進行測試,對測試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并保留記錄
|
5
|
防雷、防靜電設施檢測報告,問題整改記錄
|
未檢測,不得分;問題未整改,扣1分
|
|
應為員工配備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并保存配發記錄
|
5
|
是否配備勞動防護用品,檢查配發記錄
|
未按規定配發,扣1分;無配發記錄,扣1分
|
按《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的規定,結合管道所處的環境,進行管道巡護與檢查
|
5
|
是否進行管道巡護檢查,查驗管道巡線保護記錄
|
未進行管道巡護檢查,不得分;無巡線記錄,扣1分;巡線記錄不全,扣0.5分
|
應落實安全設備設施的檢查制度,對安全設備設施(安全閥、泄壓閥、爆破片、防火堤等)進行檢查,并保存檢查記錄
|
5
|
安全閥、泄壓閥、爆破片、防火堤等安全設備設施檢查記錄
|
未進行檢查,不得分;檢查記錄不全,扣0.5分
|
應落實消防安全和救逃生管理制度,配備符合規范的消防設施和器材
|
5
|
是否配備符合規范的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對臺帳進行核實
|
未配備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分;配備不全,扣0.5分;無臺帳或帳物不符,扣0.5分
|
應落實職業健康管理制度,提供符合職業健康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建立職業健康檔案,按法規要求進行職業危害因素申報,采用有效的方式進行職業危害告知和警示
|
5
|
查驗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檢測記錄和職業健康檔案;職業危害因素申報;職業危害告知
|
每缺少一項,扣1分
|
變更管理(15分)
|
對設備、人員、工藝等變更可能帶來的風險進行管理
|
5
|
變更管理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
|
無管理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不得分;不齊全,扣2分
|
5
|
是否進行變更風險分析并落實控制措施
|
未進行風險分析,不得分;無控制措施,扣2分
|
5
|
查驗相關變更記錄
|
無變更記錄,不得分;每缺少一項,扣0.5分
|
應急管理(45分)
|
應急機構和隊伍
|
應建立應急管理機構,負責應急管理工作
|
5
|
是否設立應急管理機構,查驗設立文件
|
未設立機構,不得分
|
宜根據需要建立專(兼)職的應急搶險隊伍
|
5
|
是否建立專(兼)職的應急搶險隊伍,查驗應急隊伍設立文件
|
未設立,不得分
|
應急預案
|
應制訂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應急預案,內容應涵蓋管道凝堵、儲油罐抽空、管道泄漏、火災爆炸、站內工藝管網及輸油設備、水上溢油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據有關規定辦理備案手續
|
5
|
內容涵蓋管道凝堵、儲油罐抽空、管道泄漏、火災爆炸、站內工藝管網及輸油設備、水上溢油等方面的要求應急預案,并到地方政府應急管理部門進行備案登記
|
未制訂預案,不得分;未按規定備案,扣3分;預案不齊全,每缺少一個,扣0.5分
|
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并做好記錄
|
5
|
查驗培訓和演練記錄,是否進行演練效果評價
|
每缺少一項,扣0.5分
|
應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并根據評審結果進行修訂和完善
|
5
|
是否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查驗應急預案評審報告及修訂和完善資料
|
未評審,不得分;修訂完善不及時,扣1分
|
應急設施、裝備、物資
|
應根據應急預案的需要,配備應急設施、裝備和物資,并建立臺帳
|
10
|
是否配備應急設施、裝備和物資,查驗臺帳
|
未配備,不得分;未建立臺帳,扣1分;帳物不符,扣2分
|
應對應急設施、裝備和物資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保養,確保隨時可用
|
查驗應急設施、裝備檢查、維護、保養等相關記錄
|
無記錄,扣2分;
|
應急救援
|
應急事件發生后,儲運單位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按規定向上級或政府主管部門報告,應急救援結束后,應及時進行總結
|
10
|
查驗應急預案啟動救援情況、應急救援總結及相關記錄
|
救援不力,不得分;未按時上報,扣2分;未及時總結,扣2分
|
檢查
(150分)
|
監督檢查
和業績考核(40分)
|
應制定HSE監督檢查與業績考核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
8
|
是否制定HSE監督檢查與業績考核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
未制定,不得分;已建立但程序存在缺陷,扣1分
|
應對HSE管理體系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保存相關記錄
|
8
|
檢查與考核制度計劃和檢查記錄
|
未制訂檢查計劃,不得分;檢查內容少一項,扣0.5分
|
應對安全設施、安全附件和安全生產相關的計量器具等進行校驗
|
8
|
是否對對安全設施、安全附件和安全生產相關的計量器具等進行校驗,查驗檢測、標定或校驗計劃與記錄
|
未開展,不得分;已開展但無檢測、標定或校驗計劃,扣2分;已按計劃開展,但無相關記錄,扣1分
|
應對HSE目標和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業績考核
|
8
|
檢查HSE目標與指標組織考核情況,查驗實際數據
|
未組織考核,不得分;已組織考核但完成指標不滿足下達指標,每低10%,扣1分
|
應定期進行合規性評價,主要內容是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規章制度的有效性、適用性和貫徹落實情況,并保存評價記錄
|
8
|
檢查是否定期進行合規性評價,查驗評價記錄
|
未定期考核,不得分;已定期考核但考核內容不全,少一項扣1分;定期考核每少一次,扣1分
|
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30分)
|
應對HSE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和合規性評價中發現的不合規情況進行原因分析,采取針對性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
15
|
查驗不合規分析報告
|
無分析報告,不得分;
分析報告存在缺陷,扣1分
|
15
|
查驗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記錄
|
無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不得分;已采取但存在缺項,每少一項扣2分;措施針對性不強,扣1分
|
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30分)
|
應建立事故管理制度
|
5
|
建立符合要求的事故管理制度
|
未建立制度,不得分
|
發生事故后,基層單位應在1h內上報,管道儲運單位在接到報告后,2h內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單位和政府主管部門報告,并向相關政府部門通報
|
5
|
事故是否按要求上報,查驗事故快報或上報記錄
|
謊報、瞞報一次,不得分;
遲報一次扣1分
|
發生事故后,妥善保護事故現場及有關證據,并接受和配合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
|
5
|
事故現場是否進行保護,查驗事故相關記錄
|
未采取保護措施,不得分;已采取但措施不全,造成取證缺失,每缺少一個證據,扣1分
|
應落實事故調查報告中的防范措施和對有關責任人的處理,并建立事故臺帳
|
5
|
檢查事故處理文件及事故責任人處理文件
|
無處理文件,不得分;雖處理但責任人處理不全面,每缺少1人扣1分
|
5
|
是否進行吸取事故教訓的教育,查驗教育記錄
|
未進行教育,不得分;少教育一次,扣1分
|
5
|
檢查事故臺帳
|
未建立臺帳,不得分;已建立但登記不全,少登記一項扣1分
|
記錄控制(10分)
|
應根據需要,建立記錄控制的管理制度,對HSE記錄實施控制
|
5
|
是否建立記錄管理制度
|
未建立制度,不得分
|
記錄應字跡清楚、標識明確,并具有可追溯性。記錄的保存和管理應便于查閱
|
5
|
相關工作記錄是否清晰、明確,有可追溯性
|
每缺少一項記錄,扣1分;
一項追溯性差,扣0.5分
|
內部審核(40分)
|
應成立審核組,每年至少1次對HSE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內部審核
|
6
|
是否成立審核組,查驗審核組文件或名單
|
未建立審核組,不得分
|
8
|
是否對內審員進行培訓,查驗培訓記錄
|
未進行培訓,不得分;培訓每少一人扣1分
|
6
|
是否制定內部審核計劃,并按期開展審核
|
未開展內部審核,不得分;一年未進行審核,扣2分
|
審核組提交審核報告,受審單位對報告中的不符合項進行整改
|
10
|
審核組是否編制審核報告,審核報告是否符合要求
|
無審核報告,不得分;審核報告項目不全,一處扣1分
|
10
|
查驗不符合項整改記錄
|
無整改記錄,不得分;記錄每缺少一項,扣1分
|
管理評審
(50分)
|
管理評審
(40分)
|
主要負責人應每年至少組織1次HSE管理體系評審,對HSE方針、目標、資源配置、內部審核結果等進行評審,建立管理評審記錄
|
25
|
主要負責人是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HSE管理體系評審
|
未進行管理評審,不得分;每少一次,扣5分
|
15
|
查驗管理評審報告
|
未形成管理評審報告,不得分
|
持續改進(10分)
|
應根據管理評審結果所反映的趨勢,對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等進行修改完善,持續改進,實現動態循環,不斷提高HSE管理水平
|
10
|
查看安全生產目標、指標、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修改完善情況
|
未修改完善,不得分;修改完善存在缺項,少一項扣1分
|
|
|
|
|
|
|
|
|
|
|
|